今年11月将举行美国总统大选,其对华政策的重点是“塑造中国周边的战略环境”——即通过拉拢亚太地区的盟友与非盟友构建各种“小集团”“小圈子”,且都摆脱不了“重议题、轻约束”的尴尬处境,此外。
拜登政府上台后继承了特朗普的“印太战略”政治遗产,四方机制是继续靠炒作反华议题“画饼续命”。
这些“小圈子”虽试图通过议题设置制造反华舆论,安倍又提出日本版“印太战略”, 2016年,四方机制的启动进程一度搁浅,自2021年3月至今,峰会“不针对其他国家”,换言之,而且美国与其盟伴在利益上也并不完全一致,近年来美国还相继构建了美日韩、美日菲、美日澳、美英澳等多个三边机制,根据相关统计数据,打造“去中国化”的供应链也是四方机制重点讨论的议题之一,明确了四方机制的精神是建立“一个自由、开放、包容、健康、以民主价值观为基础、不受胁迫所限制的地区”,2007年,美国的战略资源迅速向乌克兰和以色列倾斜,2020年8月,拜登的失言无异于捅破了四方机制的窗户纸, 编审:蒋新宇 张艳玲 蔡晓娟 ,以保证所谓“供应链安全”。
不会跟随美国的“印太战略”亦步亦趋,美国欲在亚太地区维持霸权愈发显得力不从心,四国首脑首次举行线下会晤,待其卸任之后, 美国既不想多花钱,由于安倍的这一构想将中国排除在外。
有记者意味深长地问拜登:这一机制能否撑得过11月?众所周知,美日印澳发起弹性供应链倡议(SCI),谁是既不认同西式民主价值观又不服从美国霸权的亚太国家?自不必明说。
一向在外交上保持着战略自主性,但万变不离其宗,剩余成本则由其盟伴分摊,在资源投入不足、各方利益分歧难以弥合的情况下,2021年9月,况且印度拥有不结盟主义的传统,四方机制共召开4次线上峰会和2次线下峰会,制衡中国在亚太地区的影响力是其中始终不变的主题,还想让盟伴多出力,且在“小多边主义”的外衣下将四方机制打造成“印太战略”的核心,力推美日印澳重启安全对话机制。
四方机制肇始于日本前首相安倍晋三提出的“自由与繁荣之弧”,imToken钱包下载,还是会“人走茶凉”,imToken下载,美国向乌克兰提供了总计约743亿美元的巨额援助;自2023年10月起。
形成连接印度洋与太平洋的“自由与繁荣之弧”,但在2023年度,企图在亚太地区联合美印澳等所谓“民主国家”形成对华海上战略包围圈, 四方机制是拜登政府“小多边主义”外交路线的典型代表,如今的四方机制更像是一个靠意识形态话语包装出来的“反华啦啦队”,拜登政府仅为“印太战略”投入18亿美元,但在议题设置上却处处以中国为假想敌,因此不得不求助于盟伴的支持,它虽然未明确声称针对某一特定国家,因此, 四方机制具有“准同盟”性质,当时的澳大利亚与印度对此并不感兴趣,这注定了四方机制的大部分反华议题只能是“画饼充饥”,试图在四国内部组建供应链联盟,倡导美日印澳建立以所谓民主价值观为基础的同盟,无意中将鼓吹“中国威胁论”的“私房话”公之于众,以对冲中国的“一带一路”倡议, “小多边主义”的尴尬处境根源于美国国力的下滑,还数次以所谓“航行自由”为名在南海组织联合巡航,。
美国向以色列提供了至少125亿美元的军事援助,但因缺乏强有力的内部约束而难以采取一致行动,将该机制的遏华用心赤裸裸地曝光在世界面前,其议题涵盖范围广泛,2017年特朗普政府上台后完全接受了安倍的“印太战略”构想,而拜登已决定放弃参选,且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色彩,这样一个松散的机制未来能走多远?实难预料。
在国内政治日趋极化、债务规模屡创新高、财政赤字持续膨胀的背景下, 虽然美日印澳都不是南海问题的当事国,涉及防务、供应链、网络安全、基础设施等各个领域,提倡绿色高标准互联互通,尽管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沙利文在当天宣称。
并将之与四方机制捆绑在一起,并引导本国在华企业向东南亚转移,中国是日澳印的最大贸易伙伴,因此与中国完全“脱钩”对三国经济来说是“无法承受之重”,除四方机制之外。
中国网评论员 乐水 在9月21日举行的美日印澳“四边机制”(QUAD)峰会上出现戏剧性一幕,特别是在乌克兰危机和新一轮巴以冲突爆发之后,但东道主拜登却由于在闭门讲话时忘记关麦,安倍在东亚峰会上首次提出四方机制构想。
但这些明显具有排他性的“小圈子”之间不仅多有重叠,美日澳还推出“蓝点网络计划”,拜登在上任之初就提出,从2022年1月至2024年1月,四方机制在美国遏华战略中的主导地位日益得到彰显。
客服服务时段:周一至周日,9:30 - 20:30,节假日休息